研究焦點

混亂中的秩序:原子尺度秩序創造出超彈性複雜化學組成合金
數理科學組: 新穎複雜組成材料

自從青銅器時代以來,合金材料在文明演進史上一直扮演著神助攻的角色。然而,合金中的組成原子差異不能過大,否則即不能形成穩定晶體材料。本院應用科學研究中心包淳偉研究員與跨國實驗團隊合作,發現藉由巧妙的原子尺度晶格排列,可將五種大小差異達11%的原子結合成穩定的超彈性複雜合金,對將來開發新穎複雜組成材料提供了全新的思路。

研究內容

合金材料自從青銅時代開始即伴隨人類不斷發展壯大,而高熵合金(high entropy alloy)由多種元素以相近濃度均勻混合,突破傳統材料瓶頸,是千年來重要的觀念突破。自從國立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系葉均蔚特聘教授於2004年提出高熵合金的概念以來,許多研究人員在此基礎上持續深化,除高熵合金外,目前材料學界也正積極研發其他高熵材料,如高熵陶瓷,高熵二維材料等等,預期在電池、產氫、以及光電領域都會有許多亮眼的表現。在此一重要新興領域中央研究院自然也是不落人後,本院應用科學研究中心包淳偉研究員與國際跨國團隊合作,結合理論模擬和實驗,成功開發出一種超彈性複雜化學組成合金。該合金能夠承受更大的外加應力和應變,具有極高的彈性極限(如圖一:B、C),並擁有極低的彈性能耗損。此研究成果已經於2022年登上國際知名學術期刊《自然》。

新合金由鈷、鎳、鉿、鈦和鋯等五種元素組成,具有高度均勻混合、晶體結構穩定等優點(圖一:A)。研究團隊結合電腦模擬與實驗,首次發現這五種元素在高達11%的原子大小差異組合下,能夠藉由巧妙的奈米尺度化學秩序安排(short range chemical order)形成晶體結構穩定的複雜化學組成合金(圖二及圖三:A)。原子尺度模擬也指出,此一巨大原子大小差異使得該合金成分原子必須承受高達9%的晶格畸變(lattice distortion)- 遠遠高於一般高熵合金的2%(圖三:B)。因此增加原子間差排移動的難度,不容易產生永久變形。這種新合金不同於傳統金屬加熱後會軟化的現象,表現出艾林瓦效應,即使加熱到攝氏 726 度左右,其剛度仍然與室溫下相當。新合金的彈性極限是目前已知的最高標準化強度之一,因此未來可能應用於高精密元件中,例如民生、生醫、能源、航太等產業。

Figure of Paper
A. 鈷、鎳、鉿、鈦、鋯可形成奈米尺度均勻混合的複雜合金。
B. 此複雜組成合金的降伏應變高達將近2%。
C. 此複雜組成合金的彈性極限遠超多種傳統合金材料,與金屬玻璃相近。